您好,欢迎访问IFIC艺术疗愈研究院|国际艺术疗愈可持续发展中心官网!

最新资讯

学院新闻

学术喜讯|我院艺术疗愈跨学科研究新突破并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

发布时间:2025-10-05人气:
欣见IFIC艺术疗愈研究院与广西医科大学冯雪博士领衔的艺术疗愈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Art healing practice in China and the associ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中文翻译:中国艺术疗愈实践及其与心理福祉的关联)》通过同行评审,于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SCIE 收录,JCI Q2)。

640 (2).jpg


研究通过在线问卷调查了中国艺术疗愈项目的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潜在益处。研究发现,艺术疗愈项目在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以多种形式存在,如油画棒绘画、正念禅绕画等,目前主要吸引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参与艺术疗愈项目的个体在抑郁和压力的情绪状态上显著更好,表明艺术疗愈可能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研究还发现,参与者普遍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作品,并从中获得社会支持和积极情绪。尽管艺术疗愈在中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其潜在益处值得关注。未来研究应采用更严谨的方法,如随机对照试验和纵向研究,以评估特定艺术疗愈项目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索“艺术疗愈”与“艺术治疗”的区别,发展标准化实践和文化相关评估工具。

640 (1).png

参与艺术疗愈项目与生活质量、抑郁、焦虑和压力情绪状态之间的关联

—— 艺术疗愈研究展望 ——

640 (2).png

研究作者冯雪博士:”通过本项研究,我们清晰地看到,艺术疗愈在我国正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并保持着持续且积极的发展态势。未来,我们将在艺术疗愈研究领域持续深耕,不断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将心理技术融入实践之中。这不仅需要大量的尝试与创新,更离不开跨学科的深度沟通与协作。同时,我们也将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全面验证艺术疗愈在心理健康多维度上的积极效果。目前,我们课题组正在开展几个艺术疗法项目,像油画棒疗愈干预;以及融合叙事与绘画治疗的项目,都在稳步推进。我们衷心欢迎并热切期待与更多艺术疗愈机构在未来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合作,共同推动艺术疗愈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640 (3).png

研究作者石多院长:本研究以跨学科视角揭示了中国艺术疗愈实践的发展现状及心理健康价值,为本土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实践虽显现出降低抑郁与压力水平的临床潜力,但其受益人群仍集中于高学历群体,折射出文化认知差异带来的可及性挑战。后续我们将通过“线上普及课+线下情绪展”的方式介入更多场景:在教育领域构建“创作-展示-共鸣”的校园疗愈闭环,在医疗系统开发数字疗愈处方,在文旅空间打造沉浸式疗愈体验,让美育从美术馆延伸至社区、医院、企业。也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让艺术疗愈突破传统认知框架,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心灵自愈工具,真正实现“美育润心”的全民健康图景。

640 (3).jpg

词云:研究统计了60余种艺术疗愈项目

制图与编辑:秦阳楠楠